新冠核酸检测迈入常态化,从人到物防疫要求全面升级
当前世界还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趋势中,虽然国内防疫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境外输入的风险依然存在。新冠核酸检测逐渐迈入常态化。
2021年以来,全国连续多地出现了物品及其外包装检测出了新冠病毒阳性。而且从报道上看,受污染货物范围变得更广了,逐渐由冷链食品向普通物品扩散。
物品上查出来的新冠病毒,是否具有传染性?
新冠病毒低温环境下容易存活
根据之前新加坡和爱尔兰有一项联合研究结果:4℃、-20℃及-80℃的条件下,无论是否有食物,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可以保持3周。虽然现在暂时还没有证实有人被物品上的病毒所传染,不过对进口物品进行核酸检测和消杀,对于预防疫情输入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种低温下存放21天,病毒活性依旧
现在对于食品/物品的核酸检测有什么规范要求?
早在2020年11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对冷链食品的风险检测做出了明确规定。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按规定作退运或销毁处理。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海关部门组织指导督促查验场地经营者或进口企业,对进口冷链食品的集装箱内壁、货物外包装实施消毒。
2021年1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检测和预防性消毒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组织落实进口集装箱货物检测和预防性消毒工作,各地方行业主管部门负责行业内集装箱货物的检测工作。检测结果为阳性的,食品(含食用农产品)作无害化处理;其他货物经消毒处理后可以使用的,应当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进行消毒处理后,方可使用、出售和运输。
再结合2020年7月印发的《农贸(集贸)市场新型冠状病毒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对进口食品/物品的防疫管理已完成进口、运输、生产、终端的流通全过程覆盖
接种疫苗了是否还需要进行核酸检测?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统计,我国累计接种新冠疫苗6498万人次。短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成就实属不易,但是距离“全球的群体免疫需要至少2~3年的时间,甚至更长。”钟南山院士在3月1日晚,清华大学与布鲁金斯学会共同举办“快速复苏的正轨:中美新冠疫情防控与治疗合作”论坛上说到。另一方面个人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抗体,但是并不代表其不具备传染性,因此现阶段对于人员的新冠核酸检测还是必须常态化进行。
哪些方面需要进行新冠核酸常态化检测?
人体:出国、国内假期出游、住院及陪护、特定行业的常态化检测(如冷链生产、医疗、物流、进出口等行业人员)、从中高风险地区外出……
食品:进口中转仓查验、生产企业原料入库、成品出库、终端市场上架前核验……
物品:进口入库及流通各环节、出口及境外流通各环节……